役物而不役於物–談資訊化時代中的教會

1030308 台大團契電子報102學年度第二學期第2期

by  高春霖執事

文/庭瑜

感謝主,讓我們在放了三天連假養精蓄銳後,能夠一起聚集在景美教會,今天是由高春霖執事與我們分享資訊化社會中的教會,隨著時代的進步, 這個世界越趨資訊化,3C 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當中,甚至控制著我們的生活,對它的依賴也更深,也有一些基督徒藉由這些產品來做靈修,這的確是很便利,但是對於我們的信仰

真的是好的嗎?這就樣看我們如何使用這項媒介了,若使用的恰當,可以遠傳福音,若不當使用,反而使自己陷溺其中,應該是要人去控制它,而非人被控制,我們也要時常問自己: 每日滑手機,是否每日讀聖經?既然有時間滑手機,為何沒時間親近神呢?最後附上一結經節: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林前六 12)。

文/庭瑜

 

作自己生命的主人──自信卻不自負

1030301 台大團契電子報102學年度第二學期第1期

by 王曉琍老師

編/柏翰

先由請大家分享身為台大人的驕 傲之處和自我介紹開始。大部分的一年級都說除了資源多外還沒有什麼感覺, 學長姐們則多提到了台大各樣的人才 輩出,同儕的刺激與特別等特色。

再請大家想想看聖經有哪些人物是自信卻不自負,又有哪些是自負卻不自信的。大家提到的人物特色多是敬神愛人的人物,例如以賽亞、保羅、大衛等人。而自負卻不自信的往往是在聖經裡有所缺失的人物,例如掃羅和基甸。

 

保羅是個很好的代表,學盡了世上的學問的他卻沒有任何一點驕傲,因為有那道照瞎他的光和在身上的刺,使得他有著自信卻因著體會到神,而明白一切都是神賜下的。意識到自己有所不足、有所不能的感覺,體會到人生有所阻礙的時候,正是我們可以俯伏在神面前的主因。

又好像但以理,我們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生命。人生像是過一條越來越深、越湍急的河, 唯有憑著神的帶領,才可以安然度過。

所以我們其實並不能作自己的生命的主人,因為讓神成為生命的主宰才是一個基督徒所要追求的事,才是我們唯一做到的事,而這也正是自信和自負的界線。

要如何學著自信,學著不自負?我們要找到自己的長處來加強自信,找到我們的負擔來體會神的存在,並且學習扶助軟弱的人,培養我們受教的舌頭(賽、五十、4-5)並且磨亮我們但不顯露,使主因我們得榮耀(賽、四十九、2)

主是隨他自己的旨意,挑選與他同在並傳他福音的人(可、三)。我們該做的就是學習互相作為肢體,學習小孩子的特色,遵從主命並明白依靠他。

文/沛恩

 

知己知彼—台灣天主教現況

103學年度 第07期 2013.11.24

by 蔡彥仁老師

文/彥君

課程摘要:

天主教和基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當然也有決定性的不同之處。藉由今天的課程,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從中學習與我們自身信仰相關的道理。由於用心的同靈已經提供了長達17頁破萬字的參考資料可供參閱,這邊僅以摘要及個人小結論的方式呈現,不再詳述。

整個課程由六個主要問題構築而成,分別為:「聖經經節」、「神職人員與教會組織」、「聖母崇拜」、「本地化」、「台灣天主教的儀式」與「淑世事業」。「聖經經節」又分經卷、翻譯及文本三個面向敘述。在經節方面主要的差異是天主教的舊約經節有四十六卷,比基督教多了七卷,且部分章節的名稱有所差異(如出埃及記vs.出谷記)。就中文譯本來說,天主教現在最為流行的是《思高聖經譯釋本》,基督教則是使用《聖經和合本》。文本參考方面,天主教參考的是《武加大譯本》,而基督教參考的是《馬所拉文本》。神職人員與教會組織方面則是以「修會」分門別類,每個修會都需要經過教廷的正式認可,且擁有各自的特色。例如方濟會就是關心窮人,耶穌會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巴黎外方傳教會則注重向外傳教等等。聖職人員制度是根據「聖統制」,此外亦簡介了目前台灣地區的概況,參考講義裡面有較為詳細的資料,在此就不再贅述。聖母崇拜我認為是基督教與天主教的最大差異處之一。然而,聖母崇拜的強烈程度也是因時因地而異的。例如傳統的天主教雖然尊敬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但並不認為她是和耶穌同樣具有神的地位,僅僅是個可以具有美德,值得效法學習的對象而已,並非是將瑪利亞當做與耶穌同等地位的對象來崇拜。然而,在部分地區如墨西哥,存在著瓜達盧佩聖母堂與一年一度的聖母節,這完全是將聖母神格化的表現。由此看來,會有這樣的誤解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我們必須注意時空的因素,避免張冠李戴的事件發生。本地化、儀式與淑世事業的部分,請參閱參考講義即可。

經過這堂課除了對於天主教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外,有兩件事情,或者應該說是兩種感受,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第一個是如此龐大與源遠流長的教會組織,以公司企業的角度來看,能持續百年以上的企業寥寥無幾,更遑論千年之久了,然而天主教卻存活至今。雖然在部分教義的方面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在人員與組織的方面,一定有我們可以借鑑學習的地方。真耶穌教會成立後也即將迎來百週年,我們應當為此感到欣喜卻不可自滿,要存有「下一個百年,我們會更好!」的態度。第二個是「本土化是不是一種妥協與弱勢的表現?」的想法,為了能夠順利在異地傳教,有些宗教選擇了妥協於當地人的傳統信仰,甚至背離了原本的教義,這是不可不防的事。或許有人會說,使徒行傳中,原本受割禮是必須的,但對於外邦人卻沒有硬性規定,那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妥協呢?其實不是的,在羅馬書及加拉太書保羅都有給予充分的解釋。有些事情可以妥協,有些事情不行,凡事都要根據聖經,以真理而行的我們,必站立的住。

心得:

這次的課程進行模式我覺得是比較有趣的,有別於傳統的純講員帶領方式,藉由課前預先給予問題的方式,讓我們對於即將談論的話題有基本的認識。在契員分享的過程中講員可再適時的給予補充或修正。比較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契員都有參與到預先準備的部分,我想可能是因為也不確定當天是否能夠出席的緣故吧。不過個人覺得下次像這樣的課程形式可以採約2-3人一小組的方式進行,這樣一來既能減少準備的壓力,也能讓更多的契員有所造就。建議往後的課務可以將這樣的課程比重向上微調,我想在道理的學習上有很正面的果效。至於會不會因此降低出席率呢……我想大家都是乖孩子應該不會的啦。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最後的結束禱告,契長強制性的每人至少提出一件代禱事項的要求。(還不准使用一些platitude) 使用「強制」這個字眼或許過當了一些,不過我的字典裡找不到更貼切的詞了。整體給我的感覺是沒有人覺得勉強,不如說正因為如此,習慣性不說的人(譬如自己),壓力得到了釋放。沒有去過其他團契、高級班的我也許不了解,但我的直覺告訴我台大團契的人總是存在一項令人又愛又恨的特質:「過份獨立」。總是覺得自己把自己照顧好是應該的,存在什麼問題的話一定是自己的軟弱,這樣丟臉的事怎麼能說出來呢,一定會給別人造成麻煩與困擾吧,之類的種種,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習慣性沉默」這樣難解的結。然而,每個人都擁有足夠照顧好自己的堅強,是一種理想;軟弱之時相互的幫補與勸慰,才是貼近現實的方法。神既然將我們安排到了同一個時空,讓我們有了這樣的羈絆,我們應當好好珍惜才是,讀到這裡的你,不曉得是怎麼想的呢?

我們都需要被關心,卻拒絕被擔心,對於付出與接受的兩邊,都是個難題。經過不斷的學習,彼此代禱,互相提攜,成為更棒的自己。

 

改變趁現在—宗教教育也需要教改嗎?

張峻嘉大哥                                                103學年度 第04期 2013.10.20

文 / 兆尹

張峻嘉大哥

宗教教育也需要教改嗎?我們的教育是一種束縛還是權益?

在聖經裡頭,猶太人在12歲時熟悉摩西五經成為「律法之子」,並對自己的信仰負責。在家裡,家庭教育塑造了我們的人格;在學校,我們學習生活技能,那宗教教育呢?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神的兒女?老師和我們普遍認為現在的宗教教育偏向學校的性質,教導我們如何面對世俗的挑戰等等。

老師接著提出了問題,宗教教育是義務還是有選擇性的?如果是義務,為什麼來教會是可以選擇的?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在台北教會,有位家長反應出席獎為什麼限制要來48次以上,害小孩不能出去參加各種活動,但是傳道認為應該全程參加才對,不然為什麼叫做出席獎?其實,要不要看成義務,是跟每個人的信仰熱心度有關的,你不熱心,當然覺得不必來教會,不必上宗教教育。如果宗教教育不是義務,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訪問關心少來的同靈?宗教教育要上到什麼程度?那時候是我們信仰自己開始負責?種種的問題接二連三拋出,我們認為教員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在整個宗教教育期間內達到信仰自立。

老師還提出了宗教教育的三大問題:

1,為什麼不能整合宗教教育的資源?搞那麼多高級班是怕人才外流?學靈會不也是讓大專給總會處理,青教給區處理,兒教給地方教會負責?

2,為什麼宗教教育的老師很多都是大學生?大學生是全才嗎?要會翻譯司琴領詩課業精通榮耀主名?有些人只來當教員而不去聚會?50年前嘉義教會開始宗教教育,推廣到全台,當時是因為人手不足,才勉強讓學生充當教員,但至今為止,這狀況依然不變,難道我們沒有進步?

3,進修會不應該只是鼓勵教員的熱誠,好像心靈講座一樣,應該教導教員教學技巧,而不僅僅是心靈的提升。學習成為好牧人?→→好牧人該做什麼!!

 

我覺得這堂課給了我們很多啟發,也讓我們重新對宗教教育這個體系有新的認識。當然,人不可能創造完美的制度,教會也是由人組成的,但是,我們仍需努力改進我們看得到的不足,雖然這不是一兩天就能看到成果,但我相信在神的保守帶領和教會全體的齊心努力下,我們的宗教教育可以變得更完善。

 

 

補記課堂小趣事(可能有些出入,有政治色彩,不喜誤入)

老師問芷媛:「妳覺得宗教教育是要做什麼?」

芷媛:「我覺得…宗教教育就好像種樹在他們(學生)的心裡!」

不知誰聯想到某市長候選人競選廣告:「種下希望的種子」

————————歡聲雷動———————

芷媛:「怎麼拿我的話跟那隻豬比!!(覺得憤怒)」

 

歡迎回家—-接納迷羊

簡崇真大哥                                                             103學年度 第03期 2013.10.13 

  文 / 婉伶      小編/韋陽

很快的開學已經過了一個月,台大團契也來到本學年的第三次上課。這次我們邀請到北區大專聯契契長─簡崇真大哥來擔任崇拜課的講師,帶領我們探討教會在一個基督徒信仰中扮演的腳色、聚會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曾經離開教會如今浪子回頭的同靈,該以什麼態度重新面對接納。

在講課之前,崇真大哥讓我們進行了小小的辯論賽。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五節說到:「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針對是否可以停止聚會,兩方進行辯論。贊成方(可停止聚會)認為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無法聚會的時刻,耶穌也曾有過在安息日醫病趕鬼,但此行為不等同於不聚會。況且現今已是恩典時代,神是慈愛寬容的神,律法也不是為了要加罪於人。反對方(不可停止聚會)先給聚會一個更廣泛的定義,即使是三五人私下的小團契也算是聚會的一種。不可停止聚會的理由在於,一個人在家讀經可能會有誤解,來到教會與弟兄姐妹一起讀經禱告會對道理有更全面的認識。而整部聖經告訴我們基督徒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愛人,實踐愛的第一步就是要與人接觸,若只在家靈修便無法實踐愛人的真諦。

值得注意的是,兩方對於停止的定義有些許不同,贊成方認為的停止是暫停,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事必須暫停聚會; 而反對方認為的停止是永久停止不聚會,那當然不是神希望我們做的事。可見大多數人的見解還是認為我們必須盡所能多聚會,與弟兄姐妹交通團契。

辯論結束後進入今天的正題,崇真大哥先要我們想想身邊是否有所謂浪子回頭的案例,並舉出了幾個可能造成信徒離開教會的原因,如:犯罪、曾受過傷害、感受不到關懷等等。這些曾因自身負面因素離開教會、後來悔改歸回教會的同靈,內心必定是相當脆弱敏感的,也更可能因為他人無心的話語或有心的指責而再度離開。那麼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這些信徒呢?崇真大哥以約翰福音第八章的故事來做說明:文士和法利賽人按律法要用石頭打死一個行淫時被拿住的婦人,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其實,對於曾經犯罪的信徒,我們常不自覺的以異樣的眼光加以論斷指責,而這些眼神和話語就好像手中的石頭,用來懲罰被我們認為有罪的人,然而我們當中又有誰是完全人?何況人的得救與赦罪都在於神,我們有什麼資格去定人的罪呢?

或許我們無法認同離開教會的行為,但不等於我們不能像耶穌一樣以愛心來包容、接納回頭的浪子,如同路加福音十五章32節寫道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