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聖靈、福音與教會 以文/瀚生

2012/10/29 博崴家

首先說一聲,這是小弟第一次弄電子報,且小弟文筆向來不怎麼樣,若寫得很虛還請各位同靈多多包涵 XDDD。

一開始以文就以[使 2:4]「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來說明得聖靈後,信徒禱告會出現的反應。以文舉了長老教會長老對本會:關於聖靈解讀的質疑,突顯了外教會在解讀聖靈這事兒上不周全之處(堅信彼得告訴他們:「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好使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你們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使 2:38]」)換句話說, 就是外教會對聖靈的解讀會忽略聖經中一些經文,只有片面解讀。而聖靈的功用是啥哩?其一就是讓我們對 神有信心,不按自己的意念去行事,如:

(1)說到門徒得到聖靈的指示,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使 21:4]

(2)巴拿巴這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就有了堅強的信心。[使 11:24]

其二,聖靈可讓我們得著智慧,如聖靈賜下智慧給司提反,以致那群猶太人無法辯駁他所說的話。[使 6:10]

接著換到瀚生談論福音與教會。首先,在教會要如何行呢?就是要相信耶穌。耶穌回答:「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是,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

[約 4:13~14]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財寶是在天上,見[太 6:19~6:21]。在教會中,要同心禱告,「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 18:18~20]制度面部份,任何的講道都需要出自聖靈(呼應以文的講述),且必須設立執事與長老。

傳福音部分,[使 8:26~40]裡面就可知聖靈帶領腓利傳福音,重點還是依靠聖靈,並且在傳福音過程中需要謙卑,[太 6:3]告知我們施捨時別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使 22:6~16]也講述神如何讓保羅這本是迫害基督徒的人,進而轉變為福音熱血迫切的人,在傳福音時必須要有熱情,但更需要來自聖靈的智慧, 並用聖靈的智慧說話。

自由提問時,芷涵提出「使徒時代就有教會嗎?」,這問題引發一些同靈討論,但小弟在旁觀察時發覺似乎大家都有個人看法,所以這問題就繼續留下給大家思考 XDDD。

文/鄭為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來到久違的團契,團契的聚會總是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彼此關心、休憩、一同分享,雖然在去之前總是會想偷懶….,但是每次去了之後得到的總是比想像的多。今天的課程主題為這個學期的讀經內容:使徒行傳,而且今天定的主題相當大阿,聖靈、福音、教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聽以文分享傳道和外教會對於求聖靈的討論,我們很常聽到外教會以信心、信主、受洗、義人等來述說這樣就是得聖靈,而忽略了經節提及使徒們受聖靈的經過,雖然經節都是大家熟悉的, 但是在外跟別人講解時,還是會不小心遺忘。聽了主領再度整理又大大增加了我們對外傳福音的利器。聖靈對一個基督徒來說可是重要,不僅是我們心靈的導師, 更是我們持守信仰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使徒行傳裡談及聖靈的大降,很是生動、具體,值得一讀再讀。在使徒行傳裡也不停提到聖靈充滿。以文也為我們整理了幾項,聖靈充滿使使徒放膽講道、聖靈充滿使司提反充滿智慧、聖經充滿使我們大有信心。上述的幾點都不斷提醒我們聖靈帶給我們的力量。對我來說,聖靈是一個神給我們的珍寶,其能力是無窮的,聖靈充滿是一種自己與聖靈對話交通的感覺,唯有將自己的煩惱交託,試著把許多事帶入禱告,給聖靈做工的機會,體驗了感動了力量充飽了,這就是一種聖靈充滿的感覺。

文/陳思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後活動—告白時刻 冠維

緊接著就到了陳冠維大哥哥的共習課囉,因聖經中告誡孩子必須孝敬父母, 所以大家都必須打電話並且擴音跟家人說「我愛你」呦(好害羞 > // <)!!幾位同靈都用自己的母語跟家人溝通(台語、原住民語與小弟的如皋話 XD)。這活動真是倍感溫馨,最後大合照就是每人拿手機入照,做為 Happy Ending!!

文/鄭為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後的共習課為告白時刻,剛開始還以為是什麼真心述說的故事勒,沒想到卻是令人緊張刺激的打電話給爸媽說“我愛你”的時刻,到現在我想到還是相當 緊張。平常我們總是時常想到同靈、朋友,最近怎麼了、需要什麼關心,利用網路、手機、學校教會見面等。但是自己的父母,和自己最親的人我們往往說不出口,礙於太親、太愛,反而做起來憋手憋腳,可是今天冠維給了我們機會,逼我們在大家的“鼓勵”之下說出來。我想,要不是這樣,我可能還要再等十幾年才有可能再說一次“我愛你”,當下講出來真是鬆一口氣阿!雖然要我養成習慣很難,可能也跟家裡的習慣有關,但是我聽得出來爸媽很開心。哈,想不到團契也可以讓我們對家人的態度、想法反思,真是驚喜!

相信以後在我們對他人關懷的同時,也可以同時想到家人,順道打一通溫暖的電話回家,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歡喜滿足。

文/陳思詠

基督教是複數嗎?談當代華人基督教 蔡彥仁大哥

2012/10/22 懿恩家

今天完全是衝著好久不見彥仁大哥這個原因,拖著累得要死的身體趕來團契聚會的。詩頌課英昌欲言又止,只好期待他在電子報裡是否會寫出來。

這週的課是談華人基督教會,因為有錄音檔加上我不是逐字稿女王,所以我就不打課程架構了,如果有興趣可以跟英昌拿錄音檔(徵求過彥仁大哥同意的)。原本以為會是很神學的課,結果卻是整堂都在談歷史,從早期基督教會的擴張談起。在前言的部分,彥仁大哥提到梵諦岡教庭對於其他教派的態度是:承認所有教會(我想應該是有排除所謂異端)都會得救,甚至承認非基督教徒中可能存在「潛在的基督徒」(即具有基督教特質的非基督教信仰者)。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這是否代表梵諦岡承認或是認為現今教派林立的情況是神實現將福音傳到傳天下去的方式?再者「潛在的基督徒」這樣的理論是否代表著非基督徒得救的可能性?其實這樣的問題總是爭論不休,不過這不是今天的課程主題,也就沒有再延伸下去(應該說彥仁大哥今天根本沒打算談這部分啊 XD),只是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去年上的某堂課的內容。

接下來彥仁大哥大略介紹了一下早期基督教的傳播方向。如果找張世界地圖將傳播方向畫下來,就會看到以地中海東岸為中心的基督教傳播圖,除了大家很清楚的保羅傳道路線以外,還有往非洲(埃及、衣索比亞)、敘利亞、甚至印度 的傳道。彥仁大哥提到非洲、敘利亞、印度等早期基督教傳播的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傳承自當時的教派,但現在我們所認為的基督教很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我認為或許是因為「交流」多寡的影響造成的。在談文明的起源時,現在很流行以文化的可接近性作為解釋,也就是愈容易接近、愈容易與其他地區、民族接觸的族群,愈容易發展出高度的文化,因為那裡交流頻繁,除了和平的貿易,也包括侵略、掠奪,以及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進步。在初期基督教傳播地圖當中, 作為核心地區的教會群,因為容易與其他教會接觸,所以在面對挑戰時,能夠很快速的產生應變(例如:護教學、神學),最終確立了所謂正統(先論君士坦丁之前),例如新約聖經的大致確立(真正的確定是在君士坦丁的時候)。但是, 位於傳道地圖邊緣的地區,與其他教會的聯繫可以說是幾乎等於零,甚至傳入時,也只是僅僅經由一人而傳入的(例如傳說由埃提阿伯太監傳入的衣索比亞基督教、多馬傳入的印度基督教),所以除了在傳入時遭遇文化衝擊或有變動,穩定後就幾乎不再變動,直至如今。這是我在聽到這段時想到的一些東西。

然後,終於進入主題:華人的基督教。其中最具代表性、由華人創立的有三間:耶穌家庭、真耶穌教會、聚會所。關於這三間教會的介紹,請參考錄音檔。彥仁大哥提到目前外邦研究者對於真耶穌教會的興趣日趨濃厚,但是因為普遍信徒的視野狹隘(大多終生只著眼在平常聚會的地方),而忽略了目前教會發展的現況與趨勢,會導致當外面在研究教會、說我們是個什麼樣的教會時,缺乏內部的聲音,只有 outsider 的觀察。我們應該要更關心「真耶穌教會」,尤其是教會在臺灣以外的發展,才能讓其他人能真正認識我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教會。此外,雖然目前真耶穌教會遍布六十多國、在臺灣也算數一數二的大教派,但在海外多是移民之華僑(除了非洲、東南亞和韓國),而且成長日趨平緩、甚至衰退, 這些都標幟著教會未來所會面對的問題以及努力的方向。這一段我都不寫「我認為…」,因為我想到的是沉重的傳福音壓力,以及不得不去做的那份責任,我只能說我還沒準備好,所以我不曉得、也不能說些什麼。

最後,彥仁大哥的結論是,當教會的傳播面對文化、族群的鴻溝時,該如何去跨越是我們要去解決的問題。在歐美世界之所以難傳,是因為他們認為你就是「華人基督教」,所以他們就算信基督,也不會到你們那裡去(日本則是因為文化的性質不同所以難傳),彷彿把華人基督教視為小老弟,然後說「我大老哥為啥要相信你們」一般。我想到的是當初使徒教會也是站在文化、政治弱勢的立場上,向外傳福音;如今我們不也正處於同樣的情勢之下嗎?要復興使徒時代教會, 不只是在真理上接近,也應當在傳福音的態度上向使徒們看齊,他們可以的,如今我們也可以,因為我們都是倚靠同一位真神。

最後的最後,學文姊這篇絕對超過一千字,我沒食言喔!!XD

文/黃文信

使徒的腳蹤—談使徒的傳道旅行 張峻嘉大哥

2012/10/08 博崴家

很開心這禮拜一是我這學期,第一次準時參加團契聚會。另外,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為台大電子報撰稿,非常感謝學文姐給我這個台大新生一個機會,在第二個月就能和大家分享心得>”<

下禮拜就是景美的靈恩佈道會,我們要在星期四為神獻詩,這次唱的有三首: 契歌【主我一體】以及【你是我所有】和【因祂活著】。契歌無論何時聽都覺得非常好聽>///<。尤其在最近幾年開始改唱大譜後的和聲,更是令人有台大團契的大家與神一心同體的感覺!你是我所有則是我頭一次聽到的歌,教唱時佳蓉姊姊使用”倒敘法”XD,這首曲子非常輕快令人在唱時也非常雀躍。因祂活著因為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的關係吧,今天只唱了兩三次就帶過了,有點可惜。願大家都能在下禮拜時穿著整齊的服裝(白長上衣,黑鞋,男:黑褲,女:教會黑長裙)來為主獻詩!

今天的主題課程請到了張峻嘉執事來分享使徒的腳蹤–談使徒的傳道旅行, 執事今天特地上課上到一半趕過來為我們上課,上完我們的課後再繼續回去上課, 真的非常辛苦,願神紀念他的辛勞。

這堂課的一開始就先以使徒行傳第一章第 8 節當作今天課堂內容的總綱:”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大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峻嘉執事認為「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意指猶太人所在的區域,「撒瑪利亞」則是意指猶太人和外邦人交接的邊緣區域,「地極」就是非猶太人的區域。而整個使徒行傳若要以這節所指的三個區域來區分段落的話,則可分為(一~七)、(八~十二)、(十三~廿八)三段。

第一段提到從五旬節聖靈降臨直到司提反殉道,在這當中其實福音是大大興旺的,聖經也以”連祭司都信了”來說明福音有多興旺。可是我們要知道,雖然福音非常興旺,但也只侷限於猶太人而已。與第一章第8 節所述的情景還差很遠, 而最後是什麼原因迫使他們往外傳道呢?就是司提反的殉道。原本大家過得好好的,凡物公用,於是舊所有的信徒都集中在”核心”,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要走出像外傳到並不那麼容易。但就在此時,藉由司提反的事件,信徒們受到壓迫, 反而成了動力去向外傳道,這不禁令人覺得,在此時受到迫害發生了司提反事件都是神的旨意。若非如此,信徒們可能永遠在猶太地過著樂不思蜀的生活。

第二段中提到了神揀選保羅,以及福音漸漸傳到外邦,執事也讓大家思索, 為什麼神在最初是差派彼得,而不是差派保羅到哥尼流家呢?保羅不是被稱為外 邦人的使徒嗎?執事這樣解釋:由聖經可看出當時的猶太人是非常排斥外邦人的, 而要使猶太人從排斥外邦人到接受外邦人想必是非常困難。連當時身為教會支柱 的彼得,他在教會裡大家是多麼的尊敬他,這樣的他讓外邦人受洗時,都還是有 不少人來和他爭辯。此時彼得以”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豈能阻攔神呢?”才使大家信服。若這件事是由原 本還是在迫害信徒們的保羅來做,有誰能信服呢?

第三段則進入了保羅被差派向外傳道的旅程,可分為三次的傳道,保羅也在 傳道當中寫了許多書信。尤其是在第三次傳道時保羅為了牧養教會以及提攜後輩, 寫了非常多有關教會的道理,以及做福音工人的準則,對於我們這個世代也是有 許多助益。

課堂當中執事也提到了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話,例如說:”信仰的過程是先相信,再論證”,也推薦了我們一齣電影《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有效率的拔辣也立馬在隔天星期二就揪團來看了 XD 我也有看了前半段,可惜後半段因先離開就沒看了,期待拔辣的再次揪團 XD

之後每次的小屋查經也還會繼續查考使徒行傳,經過幾次有關使徒行傳的課程而萌生興趣的同學們,絕對不要錯過唷!這也是契長大人宣導的必修課程!請各位盡量來參加一起切磋學習吧!

文/黃以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後活動—台大新生生活

今天的課後活動請到以迦學長來談他的求學歷程與信仰生活,這部分其實是

我今天聽的最認真的部分 XD。正如大家所見以迦學長是個有趣、活潑、有很多內心小劇場外加年輕(奉承一下 XD)的學長,原本因為想脫離父母的魔掌而跑去就讀台中的某某大學就讀(在這裡爆掛會不會不太好啊 XD)(想去台中玩找他就對了!),但沒有讀畢業就先去當兵,之後成功轉進台大,目前為心理系三年級。在他的人生小劇場中,能給予大家不少人生的啟示。在以迦學長的人生小劇場中, 主角在小時候是個被老師稱做:”十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後面在附帶一句:”如果他認真的話”。但這樣的主角在小時候一直過著耍小聰明的生活,沒有很認真的在讀書,所以在指考時沒有考到非常好的大學,也一直有點被家人瞧不起。但主角還是沉浸在自己很厲害自己是個天才的妄想中,因為當了團契契長以及做一些教會聖工,就因此常常洋洋得意,還會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驕傲的哈哈笑。有一天,主角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也不行,所以就開始到處向大家宣告說:”我要轉學到台大去讀!”,原本只是想把目標設高一點希望自己能認真些而已。直到有一天,不小心偷聽到媽媽和姐姐的對話,赫然發現原來媽媽對於自己想要轉學考到台大的事是嗤之以鼻的。雖然口裡說好啊你去準備啊,但其實完全不看好他,主角知道後覺得,連自己的家人都這樣看待自己,那他還算什麼呢!!!接著就如大部分的故事一樣,主角就更加的奮發向上,最後如願以償的進到台大了,大家也開始對主角另眼相看。(雖然有密報指出,主角睡過頭翹掉了上周四的某必修課(?))。

以上故事大概有不少我自己的腦補吧 Orz 所以若屬實那應該只是巧合而已!

這個故事中最令我思索最久的部分就是,原本大家不一定很瞧得起主角,但在主角進入台大就讀後,大家卻開始恭喜他稱讚他,真的是完全展現出人類的現實面:只因結果或地位有所不同就會有完全不同的人際互動方式。聽到這裡就會不禁的去想,雖然我過去的表現或許還稱的上能讓大家贊同,但如果哪天我的模樣變的落魄,大家會如何看我呢?對不起我把我平常在腦袋裡會想的有點恐怖的問題說出來了 XD 不過我還是來回答一下我自己提出的問題,我覺得啊,就算看起來近乎落魄,但別人怎麼看你才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你自己是怎麼看自己的, 雖然看似落魄,但你有堅守住你所相信的正道嗎?

以迦學長還有提到,他在讀心理系父母最怕他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讀心理系很有可能會面對許多信仰上的挑戰。例如學長有提到:他在書上有看過一個心理實驗,選了些基督教的受試者,運用儀器刺激他們的腦部,就能引起他們產生一些被一般基督徒認為是來自屬靈的體驗或是類似靈魂出竅的感受。於是可能就會有人懷疑,這些現象都可以人為造成,那真的能算是屬靈的體驗嗎?除此之外,心理學也有許多理論是用來解釋人類的宗教崇拜現象。例如有些人會說,受聖靈的現象其實是種集體催眠的表現,並由許多實驗去加強論證。關於這些事, 學長就引用峻嘉執事所說的:「信仰的過程是先相信,再論證」,或套自己宅一點的說法就是:「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認為信仰得從「信」出發,我再套一句比較數學的說法,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信仰—耶穌基督當做一條公理(axiom)之後一切的論證都是從這條 axiom 出發,就像是我們都不會想要去懷疑

1+1=2 這樣的加法公理一樣。

雖然我已經寫了那麼多了,但我想講的話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 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大家若以後不想看到那麼煩人的電子報, 就請多多慫恿學文姐不要排我寫電子報!)

文/黃以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聖靈月刊 2012.02 413期

「聖經中的使徒」—閱讀後感

連結: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8023

因為當週內容都被以文哥寫光了,所以我只好另闢出路。:P

其實整篇文章看下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諸如:「使徒的定義」、「保羅究竟是不是使徒」這些事情(也許那在神學知識領域上可能相當重要),而是結論的第一句話:「使徒的任務是要傳揚福音,見證耶穌的被釘、受死和復活,而且願意為主受苦,甚至犧牲生命。」

「但耶穌對他們說:『我也必須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因我奉差本是為此。』」

[路 4:43]、「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 16:15] 聖經中不斷出現傳福音的文字訊息,意味著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項 神希望我們去行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是基督的工人,因此發揚福音是我們必須一輩子都要掛在心上、努力去行的事工。以我的觀點而言,傳福音是一件既簡單卻又困難的工作。相較於其他事工如:司琴、詩頌、翻譯甚至主領等等,需要經過一番費時費力的訓練之後才有能力去完成。傳福音似乎是只需要瑣碎的時間,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實行的事工。但對我來說困難的點有 2 個:第 1 個是沒有充足的知識基礎,不足以作成有利的說服(有時還會陷入被反說服的危機之中= =)、第 2 個要問我為什麼相信我真的只會回答:「沒為什麼我就是相信有 神。」的這種完全主觀表達。在辯論或是論證的角度,一般來說這是完全無力,甚至無效的論證。因此多少會有對於被拒絕的恐懼感覺,常常無法開口 or 踏出那一步。然而,我相信 神既然願意賜給我這位慕道者聖靈,我想我一定在某個時候,能為主所用吧。

我盼望著那個時刻的來臨。

文/陳彥君

 

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以利亞—軟弱與剛強 車志恒大哥

2012/10/01 懿恩家

感謝神,終於在這初秋的涼意中見到久違的大家。晚餐時間大家同愛丁堡教 會的丹丹和庭仲的同學嘉樺一齊享用咖哩。到懿恩學姊家時,庭仲拿出了超大罐 的巧克力醬,配著昨天烤肉會未解決完的吐司和大家分享。

詩頌課所學的是:「你是我的所有(You are my all in all)」。在重唱中聽 見兩種旋律與歌詞,對我而言一直是種奇妙的感受,有如晨光灑下,有如星月輝 映,一同歌頌神。在主題課程時,志恒大哥也提醒我們在選詩時歌詞的重要性。 話說靈恩會要到了,團契這幾個星期的練詩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主題課程的題目是:「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以利亞—軟弱與剛強」。志恒大哥的 第二張投影片上,只有一個精緻的瓷茶杯和兩個字「Not Yet」。正當大家匪夷所 思時,學文突然跳起來說:「啊!我忘記倒水了」。當時筆者心想「原來如此,學 文好厲害,居然看懂了 PPT 的意思」,殊不知那是志恒大哥要講的一個小故事。

故事談到:瓷杯如何從泥土被型塑,置入窯中以高溫燒製,並上釉彩。原先 毫不起眼的泥土,在製作過程中不斷因痛苦而大喊。然而,回答它的只是匠人一 聲聲的:「Not Yet!」。直至它被放上展示架,成為瓷製精品。倘若,這是人生的 一個過程,那我們又身處哪個階段呢?這就好像在詩篇裡,大衛在患難中向神哀 嘆、問神為何掩面不顧,卻在最終,於焉了解凡事都有神的美意,要感謝。

「軟弱大轟炸」是課程進行中的大活動,讓契友與大家坦承自己的軟弱。契 友們多半提到自身情緒上的軟弱,而較少提及其他層面。但,至少這是個好的開 始。因為大家願意將自己不完全、不夠美好的部分展露在契友面前,讓我們能對 彼此有更深入一些的了解與信任,並從而相互幫補與體諒。
「起來、出來、回去」是神在以利亞軟弱時給他的命令:

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上寫道:「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 了。」,乃因神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林後 12:9-10)。當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軟弱,信靠神,並願意有所行動,那 麼,神是我們永遠的力量、我們的山寨、我們的永恒的避難所。

文/譚芷涵


第一次見到志恒大哥本人!XD

這次的題目讓我以為要談以利亞,但其實是要談我們的軟弱。志恒大哥要我 們每個人寫下自己的軟弱,我心想:別開玩笑了!最好是能真的寫下來和大家分 享= = 但為了不想被當作只聽八卦但不願分享的人,所以還是想了一下自己的軟弱,雖然在每次的日記裡都會重新提起自己的軟弱。大家講完一輪之後,志恒大哥說惟有能夠把自己的軟弱攤在大家面前,才能真正從同伴那裡得著幫助。 或許真的只有在自己能放下,甚至到當眾卸下心防、完全暴露自己的無能為力時, 才能發自心底感受到自己能夠去依賴別人、從別人身上得到幫助吧。

對我來說,在這一個多小時裡最讓我感動的,不只是體認到只有面對並坦承自己的軟弱才能重新得力以外,更讓我驚訝的是志恒大哥提到的那個市長的故事: 只有看到人的優點、溫暖、希望,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這和隔天我在中國史課堂上聽到老師所說的不謀而合:「就算提出再多的問題,但只有提出解答的人, 才能真正解決些什麼。」(完全是憑印象寫,雖然覺得好像和原本相差甚多= =) 讓我更為印象深刻。之前也曾聽某位老師點出臺灣目前的問題在於「人們都不斷批評政府沒做什麼,但是卻又期望依賴做不到的政府去做些什麼。」印象中總是被教導要學著問問題,也就是要看到事情的缺陷、看到人的軟弱,但之後若沒有去思考解決的方式,那再多的問題都只是「破壞」,而永遠沒有「建設」。所以在學著看到自己的軟弱之後,我想到的、志恒大哥(可能)想說的是:還要去找到「解答」。

文/拔辣(黃文信)


課後活動—七月法國的邂逅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 Hemingway,1950

或許就是衝動的一個決定。

我猜想這也是為什麼講者會使用邂逅一詞吧? 因為是很偶然地,與夢想,相遇在巴黎。

也或許是與巴黎相遇於夢想。C’est la vie.J

 

先從當天的分享講起吧。論質論量,我覺得都可以直接排成一堂主題課程了。

(1hr 還講不完呢!而且感覺已經 skip 掉一些東西了。XD)整場的分享聽下來, 可以感覺到講者是非常 enjoy 這趟交換留學旅行的,瀰漫著強烈的喜悅心情。芷涵跟我們分享了在法國交換的種種事情:包括各地的風景名勝與相關的故事、和各具特色來自各個國家的同學相處的生活花絮、獨具風味的法國料理點心等等 (還有好多地圖車票紀念品的時候超有感覺!),讓契友們對於常常與浪漫畫上等號的法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接著是芷涵附上的 ppt 閱讀複習。看到好多張投影片滿了註解,心裡不禁油然產生一聲:「天阿!我的專題期末報告都沒有準備的如此周全呢。」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撰寫投影片+演練今天的分享?也謝謝這次的分享讓我有更多的出國念書的信心了。一直以來自己總習慣處於能掌握整個環境,不確定甚至不安因素愈少的情況之下,如此一來我才能有愈好的表現。然而……因為好多人的勸說與建議,漸漸讓我覺得,不提出一點勇氣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增廣見聞,似乎不行。雖然一切經費都要靠自己籌措,所以感覺十分困難,但我還是會努力!雖然目前在台大念碩士應該是木已成舟之事(推甄季節阿~),但也許未來還是有機會出國念書順便遊玩的,畢竟機會到處都是。就算到時真的沒有,自己創造就好了呀。

(笑)

信靠愛我們的神,不論身在何處,都必得平安。

 

Voila!

文/陳彥君